Atlas

Atlas

Do you 👂 the people sing?
twitter
twitter

周記#2|“祛魅”心理健康

前言#

最近打算恢復週記系列,並且打算把週記改為每週創作一小時系列(一小時是虛指啦,大概盡量想控制在週末的半天內),主要是想盡量保持思考與創作的一個狀態。創作內容不局限題材,可能為近期思考較多的話題。


亞洲人不需要心理治療。

這是一句我在某脫口秀上聽到的話。儘管脫口秀的拋出來的梗不必太較真,但這句話想表達的意思,大概每個東亞人都是理解的。

而碰巧,我最近也一直在思考一些心理健康相關的課題,有一些相關的理解。

分兩部分說。一是關於追求心理健康,二是心理治療的方法。

心理健康#

第一次開始嚴肅地質疑心理健康這個概念的時候,是被封城在上海家中的時候,看到網上很多人發一些心理諮詢的途徑。我理解這背後的善意,但仍然只覺得諷刺。我真的需要心理諮詢嗎?我需要的只是出門曬曬陽光,正常的生活。

而最近因為一些事情我在思考自己是否需要進行心理治療的時候,又一次陷入了對追求 “心理健康” 的懷疑。假設 “心理健康” 真的是一個可達到的狀態,但是僅自己健康有什麼用呢,你周圍的人不健康你能怎麼辦。大概在一個不健康的社會裡,大部分人的心理健康問題都不是心理問題而是社會問題。

現代人好像對追求心理健康有一種崇拜。可是心理真的能健康嗎。

如果類比身體的健康,高血壓、糖尿病、乳腺增生、頸椎病... 誰不是身上多少帶點病呢,那生活還不是繼續嗎?在可控的範圍活著,也就是這樣了。我想心理健康也是如此。健康,沒有創傷的童年,本來就是奢侈品。我們必須接受的就是,自己是隨時可能犯病的人。所謂和自己和解,也就是這回事吧。

再說我們為什麼要追求心理健康呢?為了幸福嗎?

這有一些道理。比如我一直以來接受的觀念是說,在親密關係中幸福是因為彼此尊重,雙方都採用健康的溝通方式云云。換言之,幸福的關鍵在於在人與人的相處交往過程中人們心理健康。

但這是真的嗎?

觀察身邊很多看起來幸福的伴侶,似乎並不是因為彼此都心理成熟且健康,而是不健康的點正好合拍。換言之,幸福的關鍵是一個願打一個願挨。

心理治療#

心理健康的追求好像現代才有的概念。我試著思考,如果心理需求是人類最根本的需求之一,那麼現代以前,人們對心理狀態沒有任何追求嗎?

確實中國傳統的概念裡從來沒有追求心理健康這種說法,但關於應該持有怎樣的 “心” 有不少指導。比如那立誓要做聖人的王陽明,死前留下千古名句:“此心光明,亦復何言”。是啊,這樣的一生還用再說些什麼嗎。用現代的標準去評判王陽明心理健康不健康還重要嗎?

人類的悲歡並不相通。時常看到網上有人吐槽白人諮詢師沒法理解東亞人的不安與恐懼。無可奈何。

但中國人有中國人的心理治療方法。近些年在年輕人裡開始風靡算命、求神拜佛等玄學,不得不說這些確實有助於心理健康。而據我了解,至少東方的算命體系背後是蘊含著一套完整的陰陽消長的哲學的,它所暗示的那種 “人不可能總是一帆風順,也不可能總是在低谷,一定是上上下下反反覆覆” 是充滿智慧的。誰又能說這些效果就比認知療法差呢。而且最重要的是,對於一個有 6 億人月收入僅 1000 元的國家,心理治療實在是一件奢侈品。

看待世界的維度有很多,沒有誰絕對正確誰絕對錯誤。如果說科學以及科學延伸出的精神分析學 / 心理學是上帝已死之後的另一種救贖,那幾千年來從來沒有過信仰的中國人早已形成了自己的救贖券。

關於心理健康這個概念,我確實有些 “祛魅” 了。

載入中......
此文章數據所有權由區塊鏈加密技術和智能合約保障僅歸創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