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las

Atlas

Do you 👂 the people sing?
twitter
twitter

【持续更新】好好说话|言语是最小单位的自由

言语(既包括说也包括写)固然是我们的思维的结果,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也一直在塑造着我们的思维方式。如果忽略了这一点,我们很容易掉入《1984》里所描绘的思维被 “新话” 消解的牢笼,我们的有效表达的空间很可能被侵蚀压缩我们却不自觉。

言语绝不仅是交流的工具,言语是最小单位的自由。在表达的这些过程中,选择什么文字什么词语什么语序什么样的修辞手法(如果是 “说” 的表达,甚至包括选择什么方言),以及相应的不选择什么,既是我们的思维方式的投射,也暗含着我们对我们的思维方式期望的塑造,同时也隐秘的承载着我们对公共空间和公共生活的期待。这是我们最小单位的自由,也是我们可以做到的最微小对现实的反抗。

我的母亲总说我对言语的较真是一种 “文化人” 的咬文嚼字,但是我坚持认为言语对思维的反作用不容小觑,甚至 “言语有如微小剂量的砷”,在这个简体中文不断的在被污染,人们的表达越来越单一的环境里,我决定开启 #好好说话 系列(持续更新),分享我对言语和思维互相影响的一些看法和感悟,以及在日常生活中对言语使用的一些选择。

我的母语(口语)是 Mandarin【1】,书面语是简体中文,所以我的大部分讨论将聚焦于此。

言语和思维的相互作用#

用词和表达方式的单一反作用于情感体察的维度单一

感情维度丰富不一定就表达不单一 ,但是持续的单一化用词确实会让大脑倦怠,疲于去体会不同层次和维度的情感;而哪怕是刻意的练习丰富的表达形式,也会迫使思维去理解更丰富的情感。

日常生活中言语的选择#

  • 非术语外 (e.g. ETH/BTC/tx/...),尽量不用简称(尤其是在公共场合【2】)
    • 不说 zy 说自由,不说 zf 说政府
  • 谨慎使用生殖器官类的词语表达感情(尤其是在公共场合)
  • 尽量不使用 “大佬 “/“大姥”、“菜”、“弱” 之类的词语
    • 除却通常使用这类词语的表达不够真诚之外,一方面这类词语背后暗含的等级制度令人作呕,另外这些表述也是对现实的理解的一种过于简化。我们可以有更丰富的词语形容一个人的优秀:能力突出 / 学识渊博 / 涉猎广泛 /... 我们也可以有更丰富的词语形容一个人的背景浅薄:资历尚浅 / 经验不 jia s d ji 足 / 略懂皮毛 / 不求甚解 / 不求上进...
  • 使用 “互联网”,而非 “外网”。
    • “外” 是一个中性词,听起来和 “内” 是并列的关系。甚至 “外” 听起来充满了未知的危险。但是实际上是因为 GFW,原本互联互通的 “互联网” 的一部分被圈起来了。
  • “现代医学”,而非 “西医”
    • “西医” 是一个不够准确的叫法,西方也有传统的巫医,东方也对 “现代医学” 有诸多贡献。更合理的叙事是,“现代医学” 发源于西方。通过言语强化这种认知,我们就更容易理解:认同 “西医” 和崇洋媚外没有任何关系,同理不认同 “西医” 也不应该和 “文化自信” 有任何关系。
  • 使用 “甜味剂”,而非 “代糖”
    • 在大多数食物相关语境中,” 糖 “中通常指蔗糖。而所谓的 “代糖”,通常指罗汉果糖,赤藓糖醇等。蔗糖具有甜味,但是甜是一种味觉体验,并不是只有” 糖 “独有的能带来的味觉体验,罗汉果也有甜味。蔗糖的存在不需要被替代,罗汉果也不是糖的替代品。它们是平等的不同的食物而已,是我们有不同的需求的时候的不同的选择。
    • 第一次注意到这一点其实是因为在英文中这两者是有很好的区别,sweeter v.s. sugar.
  • 不使用互联网黑话 (e.g. “抓手”“赋能”“闭环”......)
  • I speak Mandarin,而不是 Chinese
  • 亲密关系中不将对象称呼为 “宝宝”
  • 不说国庆假期,而说 “十一” 假期
    • 庆的是什么?以谁的名义庆?至少从言语层面我拒绝被迫接受这些含糊的概念,所以我选择 “十一假期”—— 一个以日期命名的假期
  • 尽量不夹带 “就是一个”/“纯纯是”/“狠狠” 之类的语气词
    • 完全是在消解语言的废话
  • 谨慎使用” 正能量 “
  • “上海封城期间”,而不是 “上海疫情期间”
    • 2022 年的四月和五月期间的上海经历的是封城,而不是 “疫情”。封城就是封城。“疫情” 从 2020 年开始已经三年了,四月和五月之前是 “疫情期间 “,四月和五月之后还是” 疫情期间 “。

注释#

  1. Mandarin:因为我不能在中文语境下找到一个适合的词语,所以在此用英语替代。中文中最接近的词语是 “普通话”,但是我认为 “普通” 是一个不存在的概念,所以我拒绝使用 “普通话” 这个表述。
  2. 尤其是在公共场合:公共场合的言语默认是在参与公共讨论,应该是更严肃更明亮的表达和对话。而私下的交流里,更有可能有情景言语只是工具 —— 或是传递想法的工具,或是情感宣泄的工具。
加载中...
此文章数据所有权由区块链加密技术和智能合约保障仅归创作者所有。